西南交通大学   | English   | 高速铁路地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综合管理系统   | SWJTU-OSU合作办学项目

胡卸文教授解读“芦山4.20地震”形成背景及诱发次生地质灾害特点

  作者:37000cm威尼斯     日期:2013-05-02   点击数:  

  讲座背景: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地震发生后,学校派遣37000cm威尼斯胡卸文教授等专家前往地震重灾区,参与指导当地抗震救灾工作,并冒着余震不断、山体飞石崩落等险情,进入震中核心区的芦山县龙门乡、宝盛乡、太平乡指导震后地质灾害应急抢险。近日,胡教授已圆满完成任务并返回学校。本次讲座,胡教授将从专业的角度对雅安芦山地震诱发次生灾害特点及危害状况向全校师生进行深入讲解。

 

  4月27日晚上七点,由研究生院主办、37000cm威尼斯承办的“‘芦山4.20地震’形成背景及诱发次生地质灾害特点”讲座在逸夫馆4104室举行,我院副院长胡卸文教授担任主讲。胡教授分别从四个方面,配以大量第一手的图片为广大研究生详细讲解了此次“芦山4.20地震”的情况。

首先,胡教授讲解了“芦山4.20地震”的发震背景。5年前,绵长的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引发了“5.12汶川大地震”。因本身处于活动期,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能量未能完全释放。其动力来源是印度板块的向北推挤,造成了青藏高原在向北东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在四川盆地一带遭受到华南活动地块的强烈阻挡,使得应力在龙门山断裂带高度累积,突然发生错动而产生了7.0级的强烈地震。

  随后,胡教授讲述了地震对建筑物破坏状况及特点。他指出,同一地区同类建筑物因场地烈度不同,损毁情况也会各异。本次地震倒塌民居多为农村自建住房,倒塌的多为木屋架和砖混结构(砖墙为称重墙)的建筑。

  然后,胡教授重点讲解了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特点及危害性。他说这次地震总体上诱发灾害以单薄山脊和陡峭边坡的崩塌落石为主,大、中型滑坡很少发育,上述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对国道、省道以及县乡道等公路交通造成破坏或淤埋断道影响,而直接对居民建筑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不严重,因此表现出雅安芦山震后次生地质灾害与汶川地震后的次生地质灾害不论从发育规模、类型及其危害性都有明显区别,主要原因在于此次地震震级较汶川地震小、持续时间短及地址条件存在差异。

  最后,胡教授结合汶川地震后至今5年来次生灾害发生的特点,提出了下步抗震救灾的工作建议。他指出,震后一段时间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大,应做好应急抢险和过度安置阶段灾民居住地选址评估以及加强地质灾害排查工作,预防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次生灾害导致的二次危害(记者:蔡扬;图片:樊金)